钱鸿儒,男,党员,生于1927年1月21日,长兴县雉城镇人。1950年头参加作业,1954年5月任长兴县人民政府核算科科长,1963年县核算局建立后为首任局长。1982年头康复县核算局,再任局长至1984年8月。现为县核算局退休干部。 我是钱鸿儒,生于1926年,属相山君,阴历生日是(丙寅年)腊月十八(注:公历为1927年1月21日),长兴雉城镇人。 1953年,县人民政府其时下设核算科,第一任科长是陈锡山,安排上调集他到城东区委任区委书记(注:《安排史》记载是区委副书记、第二书记),由我接班任核算科长。(注:据钱鸿儒编的《长兴县核算局安排史》记载:县人民政府于1953年3月正式建立核算科,并录用陈锡山为副科长,后为科长。1954年5月10日录用钱鸿儒为核算科长,奉调去华东学习,同年12月底回县任职。) 县委安排部派我到上海学习核算常识,是上海财经学院的核算干部训练班,课程一年,功课实践学了七个月。前面三个月学的是政治经济学,这以后才是核算事务。核算是政治经济的重要内容,早在古代用绳子打结就在进行核算了,跟着经济的开展而开展,因而十分必要。 核算作业要反映客观,但在50年代末“刮五风”时很难的。长兴的地形象个畚箕,三面环山、一面是太湖,粮食产值低。长兴的粮食产值上不去,省委来长兴调研辅导,县委领导压力很大,招集城镇安置高产使命,要求先努力实现现在500斤方针。 我跟着人武部政委到夹浦查询,应该讲夹浦、洪桥等太湖平原的城镇和虹星桥的均匀产值在全县仍是抢先的。我选了七八块田,归于夹浦的中等粮田,实践亩产380斤,我壮了壮胆上报了400斤,成果仍是挨批;幸而“反右”时,核算科人数少没有目标,不然差点评了个“分子”。咱们作业室里有三个人,一个姓陈的干部开会回来发牢骚讲目标变来变去底子完不成,成果被打成了,后来批“地富反坏右”,哪里想得到和“地富反坏”四类分子一同批评,倒运透顶。 产值报高的结果呈现了对立,粮食局就不好办了,当年要“勒紧裤腰带”援助朝鲜、越南,要根据上报的产值完结高额的征购使命,这个产值是假的,怎么办,就讲老大众“瞒产”。我其时依照实践产值,还有大众留的口粮、饲料粮等分类,编了长表,人家讲我的胆子太大。 我挨批时,批评我是“两条心两本账”,我供认是有“两本账”,批我“十本账”也能够,可是“两条心”坚决不供认。(注:《长兴核算局安排史》记载: 1959年末,在“反右倾”期间,钱鸿儒遭到批评,调来马喜述任县计委副主任兼核算科长。)1963年全国要搞人口普查,县里的人口普查由县长挂帅,由核算局长当普查处主任,各地都按要求建立核算局,实施笔直领导。县人民政府核算科就改成了核算局(注:《长兴核算局安排史》记载:1963年6月,县委决议将方案核算科改为核算局,并录用钱鸿儒为局长)。这样一个时间段,核算数字真正是由核算局担任了,经省里同意,还建立了农调队。 “文革”时,县政府安排打乱了,后来建立了出产指挥组(注:县革委会下设的四大组之一,设立于1968年5月),是邢士刚担任。我“靠边站”,进了“五七干校”。 1970年,省里召唤“夺煤大会战”,长兴是要点区域,就建立了“夺煤大会战指挥部”,总指挥是本来的县委副书记翟黎亭,和我相同也在“文革”中“靠边站”的。“夺煤指挥部”没有编制,后来又改成燃化局,实施老中青结合,由年岁轻的郭顺富任书记,我任副书记,担任安全出产。压力真是大,出产条件差,我在燃化局作业期间,全县总共死伤了五十多人。(注:钱鸿儒于1981.1—1981.12任燃化局局长) 我后来又当核算局局长(注:县核算局于1981年12月康复,钱鸿儒于1981.12—1984.4任核算局局长)。农业是实施家底查询,县里要进行抽样查询;工业与商贸业核算最简略,尽管公营口儿上办了耐火厂、酒厂、油厂等许多厂,还有城镇企业局管的厂,但都是由主管部门担任核算数字,商贸口的由商务局担任,汇总到核算局。这个期间是改革开放初期,无论是农业仍是工商业,开展都比较快。1984年我退二线,他人讲我是“今日退二线,明日上前方”,又参加了工业公司收拾作业,直到退休。 我是在核算局退休的。我对核算作业的领会,核算作业一定要坚持准确、及时、全面的准则,准确是排在第一位的,第二是要及时,每年开人代会要陈述数字的,不及时不可。现在核算局的作业人员都是核算校园结业的,不像我通过几个月训练就就任了。我想对他(她)们讲,核算无论是对国家仍是一个当地,没有核算就不能反映经济的客观情况,因而核算很重要,要酷爱核算作业,要脚踏实地、坚持准则。 最终,我年岁现已很大,眼睛也不见,今日不知明日的作业。寄存家里的材料,在我这儿现已是废纸,不如捐给核算局或许还派点用场,你们协助带走。(注:钱老捐赠的档案材料有他编撰的《长兴县志·卷三之人口部分》、《长兴县经济概略初稿(1982年)》手稿,他编撰的《长兴县核算作业沿革简况》、《长兴县第三次人口普查材料剖析》、《长兴县核算局安排史(1949.5—1986.8)》油印稿,以及《长兴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造概略》《史之华的终身》、长兴县人民政府方案核算科编写的《1949—1958核算前史材料汇编》、长兴县核算局《1981—1982长兴县人口均匀预期寿命核算表》、《长兴县农业经济查询陈述(1984年6月)》、《长兴县矿产资源查询陈述(1985年8月)》等宝贵材料,还有他收藏多年的核算书本、笔记本等。) “七一”前夕,长兴县前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士杰应县核算局陈雪峰书记、周丰玉局长之约请,6月26日下午在魏国强、戴汉民、王炯三位的陪同下,前往有着71年党龄、县首任核算局长的钱鸿儒百岁白叟家中采访。没想到的是,等在家中的钱老现已收拾好了笔记本和材料预备捐赠,并且精力矍铄,喋喋不休地叙述了两个半小时。由于年岁大,不免对早年作业形象十分深入、对改革开放后的作业记忆含糊,且因视力不济,不或许要求这位年已百岁的期颐白叟对核算数据、详细年份做准确的回想,咱们也不忍心再打扰白叟,因而参照长兴县政府志、县安排史、核算局安排史等材料,在访谈录中作了符号以作为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