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十年来,“中国人口太多”成为社会共识。甚至,中国不久将失去世界第一人口规模的前景,也让不少人欢欣鼓舞。而各种经济、社会、环境乃至政治问题更是被归咎于“中国人口太多”这个万能理由。虽然大部分人承认强制性计划生育限制了民众权利,但却相信这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这种观点不仅流行于高层和精英,也为一般民众普遍接受。 在人类不同历史时期及不同国家,对人口的看法有正面也有负面,但像中国社会如此多的人一边倒地负面看待人口,恨不得减之而后快的情形绝无仅有。何以至此?无所不在的计划生育宣传是一个重要原因。这种宣传包括各种正式文件、新闻报道、文艺和影视作品、遍布城乡的宣传标语等不一而足。而比这些方式更基础且有效的,应该是中小学教育中的计划生育宣传。 为了全方面了解中小学教育中的有关宣传,我们查阅了浙江省某县从小学到高中所有11个年级正在使用的文化知识方面一共119本正式教材,但不含习题、参考资料等辅助材料。其中涉及人口内容的教科书有35本,覆盖了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二每个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品德、历史、地理、科学等与文化知识有关的所有7个科目。这些教科书的版本年份从2001到2014年不等,出版社包括人民教育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这里,科目是指我们对教科书所做的学科划分。通常情况下,一本教科书属于相同名称的科目,但小学《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和初中《思想品德》都被归为品德科目;初一《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依据内容被归为地理科目,初二《历史与社会》被归历史科目;高二《生物》则被归为科学科目。 我们把这些教科书中涉及人口的内容归纳成一个表格文件,读者可从“人口与未来”网站()下载。该文件中每一行对应于教科书中一项意义相对独立的表述,通常是一片连续的文字、一张或几张关联的图片。如果一片连续文字包含不同的观点,那这片文字会按各观点分列成不同项。表格对每项表述列出了年级、科目、原文、注释、表述方式、立场、述评以及所属教科书的出版信息和该表述在教科书中的序列、页码。 我们根据各项表述对人口的态度,将其分为负面、正面或中性。留给读者“中国人口太多”、“人口众多不利”或“限制生育合理”印象的表述,被归为负面;反之被归为正面;没有明显倾向的则被归为中性。我们对人口态度的判定,主要是根据对表述所造成印象的解读,而非对动机的猜测。我们倾向于对正面态度采用更宽松的标准,对负面态度使用更严格的标准,以确保结论不会高估教科书对人口的负面宣传。 根据上述分类,在涉及人口议题的一共101项表述中,负面有62项,中性24项,正面仅15项。下表显示,无论是在小学、初中还是高中教科书中,对人口的负面表述均占压倒性优势。 如下表,对人口的15项正面表述,大多数来源于历史和地理。其中来自历史的6项,都是描述中国古代人口增长带来繁荣和进步;但到了清末和近现代,教科书对人口的态度就转为中性或负面。而来自地理的6项正面表述,都是谈论人口思想时对不同观点的引述,或是有关城市化的内容。来自语文的1项正面表述是以采访形式讨论老龄化问题。英语课本中,一位独生子女的母亲说有时候感到孤独;这句话可能引发对独生子女政策的疑惑,因而被归为对人口的正面表述。科学课本有一处让学生列出自己的亲戚,可能让没有表兄弟姐妹的学生联想到自己的困境,因而也被归为对人口持正面态度。 在历史以外的各个科目中,对人口的负面表述都要多于正面表述。负面表述从多到少的科目依次为地理、品德、英语、语文、科学、数学、历史。其中品德科目无一项正面表述。对人口中性的表述有24项,绝大部分为科学和地理中的概念介绍,以及地理中对中性观点的引述。 我们把所有101项按表述方式的不同,分成政策宣示、情景描述、数据呈现、概念介绍、状态陈述、观点引述、因果联系等7大类。下表显示,对人口的正面表述几乎都属于状态陈述和观点引述,而中性的大都是概念介绍和数据呈现。 下面按表述方式逐一分析教科书中有关人口的内容,包括有代表性的示例及述评。 直接宣示计划生育政策,类似于过去遍布城乡的计划生育宣传标语,一共有8项,出现在各年级品德科目和高一地理科目中,全部对人口持负面态度。详细的细节内容包括“开展晚婚晚育”“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你知道计划生育政策的优越性吗?”“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计划生育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控制人口增长”“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等。这些表述直言结论而不提供理由。高一地理课本在简述计划生育概念之后,要求学生分组收集资料,直接讨论“能采用哪些措施来控制人口规模”。 [例]小学六年级品德课本提到:“我国自1971年至1998年期间,因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而减少出生的大量人口为家庭节省少年儿童抚养费6.4万亿元,为国家节省1万亿元,两者合计7.4万亿元,接近1997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 评论:这种表述完全把孩子当成家庭和国家的负担。按此逻辑,一个孩子都不生,节省的价值会更大。这无异于否定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孩子是未来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而且创造的财富通常要远大于带来的负担,否则人口持续不断的增加的人类社会不可能越来越进步和繁荣。 使用图片或文字描绘具体情景,有意或无意地给学生留下对人口议题的某种印象。情景描述一共有19项,对人口负面的有16项,中性1项,正面2项。负面的16项绝大多数为小学的语文、品德、英语科目中的家庭图片。这些图片中,中国家庭几乎无一例外都只有一个孩子;而外国家庭则有两三个孩子。编者也许只是客观反映中国城市的现实,但习惯性目睹这些图片留给学生的潜意识印象可能是,中国家庭就应该只有一个孩子。只有初一英语出现一张有两个孩子的全家福,这是中小学教科书中唯一一张中国家庭有两个孩子的图片;这项被归为中性。 译文:Parkville的地方小学校五年前关闭了,所以乔不得不去Arnwick的一所有2000名小学生的学校上学。乘巴士到那里要一个小时。车流和污染很多。…我们应该这样的大城市吗?… 实际上,这只是一个故事。但它描述了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事情。 评论:我们搜索并未找到一个叫Arnwick的城市,这一个故事应该是编者杜撰的。实际上,城市人口集聚,提升土地利用和公共服务的效率,更加有助于学生就近上学。小学生乘车一小时去上学在各国大城市,就算不是绝无仅有,也极为罕见。把这种杜撰的故事说成世界各地的普遍现象背离事实。 译文:家庭比原来小了。今天大部分人只有一个孩子。女性的角色也已经改变。我女儿非常幸运。她有良好的教育,在结婚以后还去工作。我很高兴看到她工作忙碌,但有时感到孤独,因为她不能经常来看我。 评论:这段文字前大部分似在推崇独生子女家庭,被归为正面表述;最后一句可能会导致对独生子女家庭的疑惑,被归为负面表述。 呈现与人口有关的实际或假想数据,有意或无意地给学生留下某种印象。数据呈现一共有28项。其中,中性表述有8项,都是对中国或世界人口数据的介绍;正面表述仅1项,即高一地理在呈现中国城市化数据时提到:“我国大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对人口负面的数据呈现一共有19项,留给学生的印象是中国人口太多,需要控制。 [例] 小学六年级品德课本问道:“假如中国所有的人,每人用一双一次性筷子,那么,中国13亿人口,会浪费多少木材?”之后再用“一次性塑料袋”、“贺卡”重复问道13亿人会“造成多少白色污染”、“耗费多大资源”。 评论:这是一种以偏概全,负面看待人类价值的态度。只要把“用一双筷子”改成“种一棵树”,印象就可能完全相反。 [例] 该课本还称“我国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评论:以我国某项人均资源占用量低于世界人均来暗示中国人口太多,是计划生育宣传的常用方式。由于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少数国家拉高世界人均,使得用世界人均为标准来判定资源多寡,具有极大的误导性。以森林资源为例,全球233个国家和地区中,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人均的就有158个,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总人口占世界的79.43%。中国在几乎每项人均资源的排名上都处于中间甚至靠前位置,人均资源高于中国的国家的总人口大都不到世界的一半,而且人均资源更高的国家并不比更低的国家发达。 [例]该课本还称:“1971年时,每个妇女平均生育4.5个孩子。如果按照这一个趋势发展,目前中国将会有近20亿人。”。 述评:这个假设无视全球各地生育率在经济发展之后迅速下降的现实。就算一贯通过严重高估中国人口来进行恐吓的计划生育部门之前也只敢声称计划生育少生了4亿人,在遭遇不少学者质疑后基本也不再提了。这种高得离谱的推算看起来像是要激发学生由静态思维衍生出对20亿人口的恐惧。这种恐惧能够理解,但实际上并没有根据。中国1950年的人口是5.5亿,在那个时代的想象中,生活在人口翻一倍多的中国多半会吃不饱、穿不暖、住不好。但实际上,在当前13.7亿人的中国,人们普遍生活得更好。如果中国人口远少于当前水平,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更可能不如现在,国力更没有现在这么强大。 [例]该课本还提到,“……无止境地掠夺自然资源,最终只能得到大自然的无情惩罚。请从世界人口增长统计表分析人口增长趋势。”在列出1800年世界人口从10亿增长到2000年的60亿,并预计在2050年达到100亿后问道:“然后想象一下,世界人口到达100亿的时候,生活会是啥样子的。” 评论:实际上,全球绝大部分学者都相信2050年会比现在更好,就像2000年比1800要好多一样。但上面的表述在诱导学生把100亿人口的世界想象成灾难。 [例] 初二语文课文《旅鼠之谜》叙述两个学生讨论旅鼠的繁衍。一个对线只的庞大队伍!就是由于气候、疾病和天敌的消耗等原因中途死掉一半,也还有82万只!天哪,这简直像是一个天文数字!”另一对话者回复:“这实在是一个可怕的数字。----不过,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评论:将人类类比成旅鼠,不仅无视两者繁殖力的巨大差异,更是对人类自身价值和意义的否定。 贝蒂:不仅北京如此。人口增长在很多国家都是一个大问题。你知道世界上每分钟出生多少婴儿吗? Betty:中国人口大约为13.7亿。 这几乎是世界70亿人口的五分之一。 评论:这段对话前后分别谈论世界人口和中国人口,因而在列表中被分成两项表述。前半部分以每分钟和每年出生人口的数据来暗示世界出生人口太多。但实际上,这种没有背景比较的数据毫无意义。把问题改成:假设每个婴儿占用100平方米土地,你知道每年出生婴儿占据地球陆地的多大比例吗?答案是不到0.01%。这给学生的印象也许完全相反。 后半部分给学生的印象是,中国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就是太多了。但中国不只是一个国家,也是一个文明。在世界主要文明中,中华文明的人口在历史上长期第一,但已被基督教文明和文明超过,仅与印度文明持平,并很快将被这几个文明的人口远超于。中国占世界人口的比例长期在20%到30%之间,而到2015年仅占世界18.7%,是数百年来的最低水平。而且中国每年新生儿不到世界12%,在目前的趋势下一两代人之后会降到5%以下。教科书忽略这些背景,仅强调中国人口占世界近五分之一,误导学生对中国人口乃至中华文明在全球地位的预期和判断。 [例]更具误导性的是高一数学课本的一道例题:“截止到1999年底,我国人口约13亿。如果今后能将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控制在1%,那么经过20年后,我国人口数量最多为多少(精确到亿)?在给出解答之后,课本要求学生探究: 1)如果人口年均增长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利用计算器分别计算20年,33年后我国的人口数。 2)如果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利用计算器计算2020~2100年,每隔5年相应的人口数。 评论:实际上,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自2006年就一直低于0.6%,且在十年内会变成负数。这本2007年出版的教科书基于1%甚至2%的自然增长率来估算中国未来人口,就像假设一个厌食症患者每年体重要增加10公斤那样离奇。还有,上述1)和2)的前提分明是假想情形,但3)却偷偷把这种严重背离现实的假想当成了事实,并据此用4)来诱导学生认同计划生育。这种偷梁换柱的手法违背了学术规范。 [例]高一地理课本称“人炸”概念“十分形象地反映出近100多年来世界人口猛增的现象”,接着用图表显示人口增长,并断言“人口如此爆炸式地增长绝不能长期持续下去”。 评论:实际上,近100多年来人口迅速增加的主因是死亡率一下子就下降。在此之后,几乎所有国家的生育率都迅速下降,目前许多国家面临人口萎缩的危机。1970年代,西方生育率首次跌到更替水平以下,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加,而地缘冲突又导致能源危机。在这个背景下,人炸的概念曾风行一时。但随着各种悲观预测全部破产,人炸的概念至1980年代在国际上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课本对这些背景只字未提,却搬出几十年前的早被证伪的预言来误导学生。 [例]该课本还用一段英文描述家庭不同平均孩子数量下的世界人口趋势,甚至提到“即使年轻一辈女性每人只有两个孩子,人口依然会继续增长。”在后续文字中又说,如果每个家庭有两个孩子,全球人口在下世纪达到110亿的顶峰,在此之后保持稳定。 评论:这个表述不准确。由于出生男孩一般多于女孩,且有些女孩不能存活到生育结束,如果每个家庭平均维持在仅生育两个孩子的水平,长久来看,人口依然会不断萎缩。 [例]在给出平均每家1.6个或更少孩子、2个孩子、2.5个孩子三种情况下世界人口的变化趋势后,课本还要求学生回答: 评论:其中2)似乎在诱导学生回答联合国会倡导少生育。这种答案留给学生的印象是,人少要好于人多,和控制人口是国际社会的共同选择。但这两个印象都与目前国际上的普遍认知相去甚远。 [例]初二科学课本提到“水资源已经产生危机。据专家估计,到2025年,全世界35亿人将处于缺水状态,水资源危机将带来ECO恶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人类生存也将受到威胁。因此,保护水资源、合理规划利用和开发水资源已经刻不容缓。尽管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总量达3.5×10^16(立方米),但由于利用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在陆地淡水的各种水体中,冰川、埋藏很深的地下水、土壤水、永冻土底冰等很难为人们所利用。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河水、淡水湖泊水,以及埋藏比较浅的地下淡水,约占淡水总量的0.3%左右。如果考虑人口分布不平衡等因素,有可能得到利用的淡水只有约9×10^12(立方米),而实际可利用的淡水还远低于这个数量。” 评论:实际上,人类需要的淡水依然只占自然界淡水很小一部分。即使以美国人均用水量的标准来计算,全球就算有100亿人,年总用水量也不到地球可供利用淡水总量的0.05%。况且,淡水本身只是在空间转移,不会越用越少。得益于循环利用,一些地方的年用水量还可以大于淡水总量,更加不用说海水淡化成本已降到可大规模利用的水平。教科书只提多大比例的淡水可被利用,却不提人类的淡水需求要比这个比例还要低一个数量级。 [例]高一地理课本大量篇幅谈及资源的枯竭。课本提到:“从土地资源来看,一万年前,全球人口密度约为0.029人/平方千米,2010年则达到54人/平方千米,而世界人均耕地占有量1975年为0.31公顷,2010年则减少到0.20公顷,在35年内下降了35.5%。如果再加上土地资源退化,荒漠化所损失的耕地,人均耕地就更少了。” 评论:列举这一些数据似乎在暗示人口增长造成资源枯竭,但正是人口增长带来的需求上升,才成就了土地资源的价值。而且,无论是从一万年,一千年,还是几十年的时间尺度来看,人类现在总体上都比过去吃得更饱,活得更好,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伴随着人口增长的技术和经济体系的进步。况且,真正反映耕地是否短缺到影响人类粮食供应的,不是人均耕地占有量,而是粮食支出占人类消费的比例是否大幅度上升。过去几十年来,这一比例一直在快速下降。 [例] 该课本还提到:“从淡水资源来看,地球淡水储存量仅为0.35亿立方千米,而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只占0.27%。随人类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全世界用水量正以平均每年4%的速度持续递增,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将日趋严重。从能源资源来看,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世界能源消费量翻了两番。全球石油探明储量只有1000多亿吨,按目前世界石油生产量计算,大约可供开采40年,天然气也仅供开采40~50年,“石油枯竭”已为期不远了。2010年煤炭可开采量为8609亿吨,按目前世界煤炭产量计算,还可供开采118年。虽然煤炭可供开采的年限较长,但燃烧煤炭要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又会导致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 评论:这段文字为学生描绘了一个极其悲观的未来,好像人类很快就要因资源枯竭而陷入绝境。线年代之后就被证明是无稽之谈。比如,按英国石油公司的数据,2015年全球石油探明储量按目前的产量计算,可开采54年,但这一个数字在1980年时只有32年,也就是说石油是越挖越多。这是因为每年的探明储量通常都要远大于实际开采量。只提可开采年数却不提这一个数字在持续不断的增加,其误导性可想而知。 随着技术的进步,其他资源如天然气的可开采年数也在持续不断的增加,这也是近年全球自然资源价格低迷原因之一。况且,如果某种资源真的因稀缺变得昂贵,人们会去寻找替代品;如果找不到替代品,生产和生活方式会发生改变,其影响由全球一同承担。如果一种资源稀缺到无法广泛使用,它自然也就不再成为资源。过去数十年来,自然资源价值占人类享用财富的比例越来越低,现在已不到5%。比如,不论是手机、汽车、房屋,还是看病、旅游、上学,其花费中自然资源所占价值的比例都微不足道。而且,至少从目前的前景来看,资源本身并不存在物理极限。比如,中国1.02%的荒漠铺上太阳能光板足以满足2020年所有的电力需求,只是传统能源还没有昂贵到需要这么做。 [例]初一地理课本提到:“1950年前后,首都里约热内卢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虽然面积仅占全国0.5%,但是却集中了全国10%以上的人口。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使之染上了严重的‘城市病’。” 评论:城市的价值就在于人口聚集。这带来经济效率的提升和生活的便利,同时也导致拥堵等城市病。因此城市病本质上是效率的代价。在享受人口集聚带来一定的好处的同时,把很多问题归咎于人口本身,相当于把人的疾病归咎于人依然还活着,这种思路对城市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害无益。缓解城市病的出路是更准确的预测、更好的规划、更多的投入。 [例]该课本还提到“中国不仅人口众多,而且分布很不均匀。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人口数量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94%,而面积只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稠密。黑河—腾冲一线以西,人口数量只占全国总面积的57%。” 评论:其实,几乎所有国家的人口分布都极不均匀。比如,美国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距离海岸线英里以内的地区。俄罗斯欧洲部分占国土面积1/4,但人口占80%左右。日本人口密度是中国的2.38倍,而且仅有32.8%的土地适合人类居住,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沿海和狭小的平原地区。 引入和解释有关概念。这类表述共有11项,其中9项为纯粹技术性定义,被归为对人口持中性态度,如人口金字塔、年龄结构、性别比、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迁徙、自然增长率、城市化水平。这些概念主要出现在科学和地理科目中,有些如性别比、出生率、死亡率曾在初三和高二科学课本中以不同形式重复出现。 [例]高二科学课本介绍道:“就人类人口来讲,增长型因年轻人口所占比例太大,预示着人口将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目前我国和大多数亚、非、拉国家都属于这一年龄结构类型;稳定型预示着只要保持替补出生率(即1个家庭生2个孩子),人口就会保持零增长,如多数发达国家;衰退型因老年人口比例过大而预示着未来人口数量的衰减,如少数发达国家。” 评论:这本2005年出版的教材把中国人口归为增长型。实际上,2000年的人口普查就已显示,中国的生育率已远低于更替水平。中国现在的生育率更是低于大部分发达国家。虽然中国人口还会缓慢增长几年,但从年龄结构,特别是孩子数来看,既不是增长型,也不是稳定型,而是严重衰退型。考虑到信息的严重滞后不利于生育政策调整,这项概念介绍被归为负面表述。 [例]高一地理的对“人口容量”的定义:“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课本还提到:“人口容量有三个特点:一是临界性。如果某地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如果实际人口超出人口合理容量,则表明这种协调发展将受到破坏。要么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要么自然资源会遭受到灾难性的破坏。二是相对性。相同面积的土地在不一样的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下,人口容量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人口容量也不相同。三是警戒性。人口容量并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要达到的人口数量,相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人口容量,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 评论:虽然学术界对“人口容量”有所探讨,但没有被其他几个国家的公共政策所采用。中国学者宋健和田雪原在1980年代初有关中国适度人口研究的假设和推论早已被事实推翻。这些估算高度依赖于背后的假设,而每个假设又存在巨大的随意性;假设中一个微小的变更,就可能会引起容量估算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远大于由这些结论所催生的人口政策对人口规模所能影响的幅度。从1980至2010年,中国年能源消耗增长了500%多,而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2013年)确认自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的计划生育少生人口只有一两亿人,相对幅度不到15%,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计划生育部门自己也早已放弃1980年以来少生4亿人的说法。 课本中所谓人口容量的临界性只是臆想的产物。人类近万年的文明史中,没有哪个民族因为人口增长而遭遇灾难,反而有太多民族因为人口衰减而消亡。在充分发达的市场经济中,自然资源的现货和衍生品的价格信号,远比少数人通过你自己的偏好作出的静态估算,更能够全面而准确地反映人类社会对各种资源在未来不同时期的消费和供给。 指对与人口有关的状态进行描述,不涉及数据。这类表述共有13项。其中对人口持正面态度的有9项,占教科书所有15项正面表述的2/3,其中6项是初二历史课本描述的从秦始皇、隋文帝到宋元等时期,中国古代人口兴盛、经济繁荣的景象,另外3项是初一和高一地理课本对古代和现代区域经济和城市化的描述。特别是,初一地理提到:“东部地区交通、通信、教育发达,城市众多。人口资源丰富,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这种把人口当资源的提法在教科书中难能可贵。对人口持中性态度的有2项,都是初二历史课本涉及民族融合的描述。对人口持负面的状态陈述也有2项。 [例]初三品德课本提到: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这是我国的又一个重要国情。“ 评论:所谓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是相对于世界人均资源占有量比较而言,但因为世界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少数国家拉高世界人均占有量。实际上,就几乎每一项自然资源来看,中国在世界上的排名都处于中间甚至靠前的地位。” [例]高一地理课本提到:“大城市中心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环境趋于恶化,地价房租昂贵,加之环境质量下降,就业很难,社会不太安定。。。” 评论:这些陈述意在解释城市郊区化现象,但留给学生的印象却是,人口过多是城市病的主因。实际上,人口聚集既带来效率提升和生活便利等好处,也产生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后果。在此意义上,城市病其实是效率和方便的的代价。而城市郊区化的前提是技术进步使得人们居住相对宽松却依然能获得效率的提升和生活的便利。虽然课文也提到现代城市提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享受,但流于表面的解释容易让学生把很多问题的片面得归咎于人口过多,反而不利于问题的有效解决。况且,人口聚集的地方,供给与需求更容易匹配,所以就业可能更容易,这与课文的陈述相反。 直接或间接引述他人观点,而不详细阐述。这类引述一共有13项。其中对人口持中性态度的有2项,除了对人口容量的中间派观点外,还有就是初三品德课文引述的观点:“把人口多的包袱变成为人力资源的优势,重点是提高人口素质。”对人口持负面态度的观点引述有8项。 [例]初三品德课本中引述的一个观点是:“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得很大,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很小。” [例]高一地理课本则引述了马尔萨斯学说:“人口繁殖力与土地提供给人类生活资料的能力相比,是无限大的。人类将按下列的等比数列增加:1,2,4,8,16,32,64,128,。。。;而生活资料则按1,2,3,4,5,6,7,8,。。。的等差数列增加。在两个世纪以内,人口对生活资料的比例将会是256:9;在三个世纪以内,将会是4096:13 。。。。。。人口繁殖力与土地生产力这两个力,显然是不平衡的,而大自然法则,却必须使其结果趋于平衡。” 评论:课本要求学生思考反对和部分支持马尔萨斯学说的两种观点。这两种观点分别被归为对人口持正面和负面的立场。 1)“乐观派学者觉得,地球能够维持的人口,要比今天在地球上生存的人口要高出很多。个别人甚至断言,地球能够养活500亿人口。” 2)“悲观派学者觉得,地球上的人口已经过多,如果人口进一步增长,后果将不堪设想。个别学者甚至认为,地球上的人口不应超过10亿。” 评论:上述三项分别被归为对人口持正面、负面、中性态度。如前所述,有关人口容量的讨论从未在其他几个国家的政策中发挥作用。课本花大量篇幅阐述这些理论上无法验证,现实中毫无意义的估算具有误导性。而且,课本在引述人口容量估算时有压低的倾向。 比如,课本引用的地球人口容量最高值为500亿,最低值“不到10亿”。但根据Jeroen、Van Den Bergh、Rietveld (2004)的综述,在自1679年以来对地球人口容量的94项估算中,有13项超过500亿,来自8个不同研究;即使排除3个亿亿数量级的极端估算,最高值也有1.03万亿。相比之下,低于10亿的估算仅有4项,全部来自于一项研究。如果要如实地叙述这些学者有关人口容量的估算,应该说“小部分学者觉得地球可以容纳500亿人,个别人认为地球可以承载1万亿人。”由于使用了统一的标准,而且时间跨度达300多年,这个综述对人口容量估算的引述非常系统和全面,而课文对人口容量三种观点的介绍与此相比有较大偏差。 [例]不过,比这种偏差性引述更严重的问题是无中生有。比如,高一地理课本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渐严重,许多地方的人地矛盾已尖锐到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有些环境问题甚至危及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样,“和谐论(Harmony)”应运而生。” 评论:确实,追求人类和环境协调的理论早已有之,但这段陈述在“和谐论”后的括号中画蛇添足地加上英文Harmony,给人感觉“和谐论”是国际学术界的用语。但就我们所知,除了在音乐领域外,国际学术界从未流行过以“harmony”作为名称的理论。 [例]更令人惊讶的是,该课本还进一步称,“当前,世界各国协调人地关系,大多是从控制人口规模这项根本措施着手,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限定在合理的范围以内。” 评论:这完全是不负责任的信口开河。全世界只有中国和越南有强制性的人口控制政策,少部分高生育率国家曾倡导过节育,而低生育率国家普遍采取鼓励生育生育的政策。除中国外,基本上没有一个国家会给本国人口设定所谓的合理范围,更不会采用控制人口规模的措施来协调所谓的人地关系。教科书这种捏造事实的行为不仅严重误导学生对人口问题的认识,还可能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造成不好后果。 [例]小学六年级品德课文还提到,“21世纪中国将进入城市化水平更高的‘城市世纪’,这将使本来就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面临更加大的压力” 评论:但实际上,很多研究表明,得益于集聚效应,城市化不仅提升生活水平,也大幅度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维持相同的生活水平,城市化生活对环境破坏更小。本段的叙述违背规范性学术结论。 指将共同出现的现象进行因果关联,即把某一现象当成原因来解释另一现象。有8项表述被归为因果关联。其中2项将生育率的改变归因于文化和观念的变化,因不含明显的偏好,被归为对人口持中性态度。除此之外,其他6项表述都是把人口众多当成环境、资源、社会等很多问题的重要根源,因此被归为负面态度,如下例。 [例]初一地理课本写道:“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明显的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评论:第二点把黄土高原植被的破坏归因于人口迅速增长。但学术界对此并没有定论。根据孢粉分析,过去4万多年中,黄土高原就经历过草原、森林草原、针叶林、荒漠化草原和荒漠之间来回交替的多次转换(唐领余等,2007),其中大部分时间里,当地人口极为稀少,对环境的影响几乎能忽略不计。此外,环境的改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好有坏。比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也是华北平原的形成的重要原因,直到今天依然在入海口每年造陆地约2万亩。课文只提危害是以偏概全。 [例]高一地理课本写道:“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趋严重的人口增长、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地球提供自然资源的能力和环境的自净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人类不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继续肆意开发、破坏有限的自然资源,仍然维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那么,人类最终将因资源枯竭、生态失调、环境恶化而陷入绝境。” 评论:世界各国大都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但除中国和越南外,极少有国家把控制人口增长作为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出路。人口是最宝贵的资源,不仅是自然资源的使用者和环境的影响者,更是自然资源的发现者和使用效率的提升者,还可以是环境的保护者和改善者。把环境问题归咎于人口增长的思维有害无益。 [例]高一地理课本还写道:“当前,世界总人口已超越70亿。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到2025年,全球人口将达到82亿。如果不进行相对有效的人口控制,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超过100亿。届时,地球将人满为患,资源更加缺乏,环境污染更为严重,ECO更不稳定,人类的生存发展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控制人口增长,尤其是把各个地区的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以内,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是我们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评论:这种把人类很多问题归因于人口太多是计划生育宣传的常用做法。如前所述,所谓合理的人口规模是一个理论上无法验证,现实中毫无意义的概念。实际上,人类只要生存就一定会伴随各式各样的问题,正是因为遭遇很多问题,人类才有动力寻求解决办法,推动社会进步。况且,就算把人口降到目前的十分之一,很多问题依然存在,而且会面临更加大的不确定性,甚至会出现更严重的经济社会危机。 在中小学教科书有关人口的101项表述中,对人口持负面态度的有15项。除了语文、英语、数学各占1项正面表述外,只有历史科目在描述古代中国时,地理科目在引述观点或谈论城市化时,才有少数表述对人口持正面态度。对人口持中性态度的表述有24项;大部分为科学和数学中的概念介绍和地理中的观点引述。而对人口持负面态度的表述达62项,在历史、科学、数学以外的科目中都占压倒性多数。这些负面内容严重误判中国人口趋势,曲解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给学生留下中国人口太多,需要控制的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直接宣示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而不给出解释和理由。在这些宣示的长期影响下,学生很容易潜意识就接受人口控制的观念。有的课文甚至把孩子完全视为家庭和国家的负担,宣称政策减少出生人口为家庭和国家节省天量抚养费。按此逻辑,孩子的价值不只是零,而是负数,如果中国一个孩子不生,那节省就更多了。 二是通过图片或文字描述特定情景,给学生留下中国家庭常态只有一个孩子的印象。相比之下,教科书中的外国家庭则有多个孩子。编者也许只是客观反映中国城市的现实,但习惯性接触这一些信息留给学生的心理暗示可能是,中国家庭就应该只有一个孩子。一个人自小从不同信息源了解到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很容易把这当成家庭的默认状态。 三是误导性地描述或预测人口趋势,只提世界人口增长,不提其原因是死亡率下降,也不提各国生育率普遍下降将导致未来人口萎缩;只提中国人口增长,不提中国占世界人口比例不断下降,更不提中国早已进入超低生育率状态,面临人口急剧萎缩。中国在10年之内就将面临人口萎缩,有的课本却让学生假设每年自然增长率为1%甚至超高的2%来推算中国未来百年人口,甚至以旅鼠来类比人类的繁衍。这一些内容让学生误以为中国还处在人炸之中,浑然不知中国早已陷入严重的低生育率危机。 四是将资源环境与人对立,只提资源开采年限,却不提探明量增长快于开采量使得开采年限不断延长;只提资源消耗的增加,不提资源价值占经济比例的下降;只提人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不提人类发现和利用资源所创造的价值以及对环境的改善;只提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人均,不提世界大部分国家的人均资源都要低于世界人均,而中国其实是排在中间甚至靠前的位置;只提控制人口名义上减少资源消耗,不提减少幅度相对于生产和生活方式及技术改变微不足道,更不提这种假想中的节省完全没有办法改变全世界资源利用格局,而人口控制所加剧的人口老化和萎缩反而会降低中国在未来资源市场上的地位。 五是把人当成发展的负面因素,除了在陈述中国古代历史时提到人口增长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近现代背景下一面倒地强调人口增长的危害,完全无视人口众多带来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对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巨大正面作用。在涉及城市化的讨论中,对人口聚集带来的拥堵和环境恶化等问题的着墨要远多于对效率和便利性的提升。中国长期超低生育率的后果是人口的极度老化和急剧萎缩,而教科书对老龄化困境只是轻描淡写,对人口萎缩将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更是只字不提。 六是通过选择性甚至子虚乌有的引述向学生传播有偏差的观点甚至虚假的信息。比如,大篇幅引述早已破产的马尔萨斯学说,以及早就淡出学术界的人炸理论,但却只字不提视人口增长为动力的经济稳步的增长理论。最为荒谬的是,有的课本甚至罔顾基本事实宣称,“世界各国协调人地关系,大多是从控制人口规模这项根本措施着手,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限定在合理的范围以内。”这种虚假信息严重误导学生对世界的认知。 中小学生处于学习和成长阶段,缺乏对复杂宏观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中小学教材在人口观念方面系统性地对学生进行一面倒的宣传和灌输,极大地误导了学生对人口问题的认识,让中国社会形成了极端负面看待人口的观念。这种观念容易滋生对生育和繁衍的负面态度,甚至对生命本身的漠视。虽然二孩政策已经实施,但中国城市年轻夫妻现在普遍把生育一个孩子当成默认选择,此现状在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 将各种问题归咎于人口太多的倾向也掩盖了真正的症结,不利于这样一些问题的有效解决。而且,教科书在宣传人口观念中所使用的各种以偏概全、偷梁换柱、混淆是非甚至无中生有的手法给学生做出了不良示范,对训练和培育学生思考和分析能力有害无益。 人类本身是目的,不是手段。把人当成问题并用严厉的手段来消减,不仅是在抑制促进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也是对人类自身价值的否定。特别是,中国早已经陷入低生育率陷阱,中国人口在可预见的将来面临加速坍缩。在这种情况下,教科书不去如实陈述中国的人口形势,不去全面深入地分析人口与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真正关系,而是脱离中国的现实去渲染人炸危机,就像对一个虽然个头很大,但因为长期节食而严重营养不良的病人去宣扬肥胖的危害。这种现象不改变,中国未来将在人口坍缩的陷阱中将越陷越深,无心、无力、无法从中自拔。 全国政协委员祝连庆等40余名委员在2016年全国政协会议上联名提交的《关于清理全国范围内不合时宜的计生宣传的建议》认为:虽然全面二孩政策已经从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但从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效果来看,目前城市农村的年轻育龄夫妇生育二孩的意愿并不高。要让更多的年轻育龄夫妇生育二孩,不但需要在经济上减轻育龄夫妇抚养孩子的负担,还需要扭转长期的“只生一个孩子好”之类的计划生育宣传。我国各地任旧存在过去“一胎化”时代抑制生育的宣传内容,包括计生标语、中小学课本、人口主题公园以及居委会的宣传栏等等。为此,这项提案建议由卫计委负责清理各地的不合时宜的计生宣传标语;由教育部负责清理中小学课本含有的不合时宜的计生宣传内容;同时,城市建设部门应负责清理各地人口主题公园内的不合时宜的计生宣传内容。通过一起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鼓励生育、生育有益于社会的新观念。(专栏作家黄文政 梁建章 特约作者 叙黎) 备注:作者梁建章为“携程旅行网”CEO兼董事会主席;黄文政为“人口与未来”网站联合发起人;叙黎为浙江省县中学教师,也是人口与未来网的志愿者。本文基于叙黎和她所教授的11班和12班学生、她的同事、她的学生家长以及她女儿同学的家长对该县中小学教科书的收集、审阅、摘录和整理